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2月19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发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评级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评级办法》的发布和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关“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通过健全和完善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监管体系,提升汽车金融公司分类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引导汽车金融公司坚守专营专业消费信贷功能,围绕服务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提升专业金融服务能力,丰富汽车消费信贷产品供给,满足居民购车消费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扩大内需。
● 本报记者 陈露
规范监管评级工作
《评级办法》共五章二十二条,包括总则、评级要素、组织实施、评级结果与运用和附则,从总体上对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工作进行规范。
一是明确监管评级要素与方法。《评级办法》设置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科技管理等六项评级要素,分别赋予10%、10%、35%、20%、15%和10%的分值权重,并对评分原则进行规定。二是明确监管评级组织实施流程。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按照初评、复评、审核、反馈监管评级结果等环节进行。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分为1-5级和S级,监管评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机构风险越大,需给予更高程度的监管关注。三是明确分类监管原则与措施。规定监管评级结果应当作为监管机构制定及调整监管规划、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分级分类监管的审慎性条件。
根据《评级办法》,监管评级结果的1-3级进一步细分为A、B两个档次。汽车金融公司出现重大风险的,直接划分为5级。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等情况的汽金公司经监管机构认定后直接列为S级,不参加当年监管评级。
针对《评级办法》对业务分类监管的规定,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过建立和完善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监管体系,全面评估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管理与风险状况,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分为1-5级和S级,监管评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机构风险越大。综合评价不同业务的复杂程度和潜在风险情况,将不同的监管评级结果作为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分级分类监管的审慎性依据,对于风险较大的汽车金融公司,限制开展高风险业务,利于有效控制对外业务风险。
据悉,2023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扩大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增加售后回租、汽车附加品融资、汽车售后服务商贷款等业务。《评级办法》显示,监管评级结果不同的汽车金融公司可开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不同业务。
行业整体发展相对平稳
“制定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规则,充分反映当前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特点、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强化监管评级结果运用,引导汽车金融公司专注主业,围绕服务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提升专业金融服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上述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汽车金融公司成立近20年来,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都得到快速增长,作为主要的汽车产业金融支持力量,着力为促进汽车销售、畅通汽车产业链和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行业整体发展相对平稳,资产规模趋于稳定,各家机构在业务模式、风控策略、运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始呈现差异化特征。
中国银行(4.380, -0.01, -0.23%)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到9891.95亿元,总体保持稳定;零售贷款余额为7852.58亿元,同比略降3.51%;库存批发贷款余额为1126.9亿元,同比上升8.73%;融资租赁余额61.5亿元,增幅29.45%。
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评级办法》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开展监管评级工作,全面评估汽车金融公司经营管理与风险状况,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现分类监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评级内容体现了最新监管要求,结合近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实施的公司治理、股权管理、资本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将有关监管要求纳入评价内容。
另一方面,评级内容反映行业特点,专设“专业服务能力”评级要素,突出强化汽车金融公司专业能力建设的监管导向,引导汽车金融公司坚守专营专业消费信贷功能,围绕服务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提升专业金融服务能力,丰富汽车消费信贷产品供给,满足居民购车消费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