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不断完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有力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持续换挡提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动能。根据计划,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共同培育筛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引导更多北京创新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落地。
超万家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引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科技部门不断完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有力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4.420, -0.08, -1.78%)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介绍,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天津先进制造优势、河北环京地缘优势,深入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由2013年的3176项增长至2023年的6758项,年均增长率7.8%,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
具体来看,据张志松介绍,在高起点推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方面,组织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入驻服务,推动64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35家企业入驻,园区入驻率达90%;在高水平推进滨海、宝坻和保定中关村合作园区建设方面,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4990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3家。
“截至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注册企业已达到1529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办公企业362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张志松表示,同时,还推动区域内7家国家级高新区及2家省级高新区组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努力打造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衔接配套的科技园区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推动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方面,签署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入8700万元资助17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连续举办9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此外,还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力度,联合发布1155家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服务提供机构(开放实验室)目录,推动1.43万台套、原值近150亿元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
攻坚克难打通技术瓶颈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联系越来越紧密,“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平台体系也日趋完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优质的生态。
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中心)为例。2020年6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成立,紧接着在2021年,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揭牌,2022年9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启动建设。
“燕郊创新中心主要发展模式是通过‘一个中心’和‘两个平台’来完成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李春安表示。即通过燕郊创新中心引进京津冀创新中心项目到燕郊开展规模化生产,培育新的增长点;梳理三河产业技术需求并依托京津冀中心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合力攻关,加速产业升级;举办创新活动,提升科技创新氛围。其中,转化加速基金平台负责市场化投资和引进京津冀中心项目及其他来源优质项目到燕郊落地,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基地平台负责搭建空间、服务等支撑条件,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产业聚集。
“燕郊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科技人才密集且跨省通勤人员较多,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创新中心)将有效带动京津冀地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本地就业和创业,有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通过科技研发团队攻关,解决难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助于解决技术难点。”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看来,同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还能更好地发挥各地的资源,促进京津冀创新方面的协同、产业方面的协同,有利于创新资源和科技研发的产业化落地,更好、更快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未来产业迎风起势
多措并举之下,京津冀主体培优展现新活力。三地共谋做大产业“蛋糕”,投资互动和资本要素融合流动进一步增强。产业承接成效显著,联想创新产业(80.850, -0.04, -0.05%)园、阿里张北大数据、河北京车造车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建成投产,北京市京津冀产业协同项目库入库项目2024个、总投资约1.3万亿元。优质企业加快涌现,三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50家,分别占到全国的8%和12%以上。
同时,产业生态呈现新格局。三地坚持资源互配、优势互补,特色产业聚集态势基本形成,未来产业正迎风起势。例如,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和天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北京大兴、天津滨海新区、河北唐山等12个城市(区)联手获批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实现电堆、空压机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国内自主化应用空白。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算力中心数据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算力规模领跑全国。
“下一步,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体系;深化资源共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聚焦成果转化,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张志松介绍说,在成果转化方面,将围绕氢能、生物医药、机器人(12.130, -0.04, -0.33%)等重点产业链,推动三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三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协同联动,共同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培育跨区域技术转移机构及专业人才。
“京津冀三地将共同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共同培育筛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引导更多北京创新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落地。”张志松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程靓